據點計畫2024-09-26
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:整體產業AI化指數僅39分,仍有四成企業不認識AI

產業資訊分享

人工智慧自2017年在台灣蔚為風潮以來,雖有許多產業已注意到新技術即將帶來的變革,且提供AI技術服務的公司也相應而生,不少大型科技製造業也有突出表現,但在其他產業、特別是中小企業,對於AI的基本認識與導入方法仍然不太熟悉。調查結果顯示,從數位化程度來看,仍有四成尚未導入任何資訊系統或僅有基礎的資訊系統;而應用AI的情形有半數仍處於不了解如何應用或尚在評估的階段。

 

整體產業數位化分數仍未及格,邁向數位化仍然有一段路

 

根據調查結果發現,從經營層面來看,整體產業數位化分數未及格,僅50.8分,且僅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有透過串流內外部資料分析來輔助商業決策(14%)或制定策略(20%)。雖說數位轉型已非新名詞,但僅有20.1%將數位化視為必要任務,總體來看產業邁向數位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。

產業方面以ICT產業的分數最高(55.3分),最低則為零售貿易服務業(43.9分)。台灣長期以來積極發展智慧製造,尤其資通訊產業已累積許多數據,發展數位化有一定的基礎與能量。對零售貿易服務業而言,數位化壓力相對較小,以既有的營運模式依然能存活,但受疫情衝擊,意識到數位化的重要性,而開始導入基礎資訊系統。

 

企業雖對AI已有基礎的認知,但仍不了解如何應用AI

 

在企業如何應用AI的部分,可發現整體國內企業應用AI的情形仍有待加強(44.4分),半數仍不了解如何應用(15.4%)或尚在評估的階段(34%)。其中又以零售貿易服務業的分數最低(26.4分),有近五成還在評估AI應用,顯示多數零售服務的企業對AI已有基礎的認知,但對實際的應用場景及投入資源仍在評估中。且僅1.9%的企業認為自己已有足夠AI技術能應用在不同專案,比例最低,因此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。

 

可信賴AI的意識尚未萌芽,產業仍在起步階段

 

有鑒於各AI發展先進的國家皆已針對AI提出一系列的準則與規範,以確保AI在發展的路上有跡可循,此次調查特別針對可信賴AI準則的遵守情形進行調查。結果發現,整體企業平均有進行的AI準則僅有1~2項,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沒有進行相關準則,平均分數僅24.4分。即使ICT產業也只有27.4分。由此可見台灣產業普遍對於可信賴AI的意識較為缺乏,仍在起步階段。

從人才層面來看,整體企業員工對AI的理解程度偏低,僅40.9分,其中仍以ICT產業分數較高(49.8分),最低則為製造業/政府機關/其他(28.3分)。整體企業內部的AI工程師能力仍偏低(37分),超過四成的企業不確定組織內是否有任何AI工程師,尤其是零售貿易服務業比例更高達56.6%。值得注意的是,22%的企業有工程師正在接受AI技術教育訓練,除資通訊科技業外,其他產業都各有近三成的工程師在受訓。

而從技術層面來看,國內企業所應用AI的技術以機器學習(含深度學習)技術為主,最多使用在電腦視覺相關的應用場景,如辨識、偵測、追蹤與分割等功能。然整體企業使用AI技術項次為3.8項,顯示目前企業會使用特定的AI技術,而非百花齊放。或許並不需要一味追求高深技術,而是最能符合企業應用場景與需求的技術才是最佳解。

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,雖然基金會在2019年初及年底時,曾針對台灣產業AI化等類似議題進行調查,但當時主要著重於企業的需求認知、人才培養及領導者支持度;且樣本只限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,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,但的確涵蓋面有所不足,且經過幾年來的技術演變和大環境變化,與產業現況已有明顯差異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edge.aif.tw/press-2022-ai-research/